查看原文
其他

在冰冷的河流里,耐心地等那条红鳟鱼

阳旸 YOUNGs灵感笔记 2022-11-03

-第 062 期分享-

来源 | 阳旸 (ID:IRIS_deyang )
 转载请联系授权(微信ID:h-double-y)

    


犹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,我的leader说过一句话:南方的人应该跑去北方看看,北方的人应该在南方工作试试。

我想了很久一直没想明白这是为什么,当时也没问,觉得有些答案可能还是得自己摸索透了才有意思。

最近看了一期许知远采访项飙的《十三邀》,当他提到浙江温州和他太爷爷带来的海军纽扣时,脑海里突然像过电一般把所有的内容串了起来。

温州给人的印象是可以在体制之外,在没有被赋予正式资源的条件下,能够自己发展出来,“浙江村” 就是它空间上的放大。


温州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某种思维框架,就是做生意。他们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生意经,甚至去街头巷尾遛弯喝喝茶,老爷爷们聊的也是“你最近那个事儿咋滴啦?赚钱不?后面还想搞搞啥呀?“

但一些地方的小孩,从小接受的人生模式是高考-考研-考公务员-体制。包括我出生的城市,大部分家庭也都是秉承这样的观念的。

无论是温州小孩的思维框架,还是其他小孩接受的不同的人生模式,都可以用一个词“Narrative Frame“ 来概括,中文翻译成”叙事框架“。人生所有的经历,观念的输入,都是在无时无刻修缮我们”叙事框架“的过程。


假如你从湿润的南方去到干燥的北方,你会感受到气候对行为模式和思考路径的影响是如此之大。

14年国庆的时候,好朋友邀我去北京玩,住在她的大学宿舍里。然后第一天晚上去澡堂的时候,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。

原来女孩子们是可以接受这样互相地“袒露”的,原来不一定会非常“羞涩“或者略微对彼此的坦诚感到一丝丝不好意思的。

我们面对着面,却好似彼此不存在。这在我生活的城市,是很难以置信的事情。

而北方的男孩子,好多即使很好看,感受起来也非常“憨憨气儿”。

他们没有那种”精明感“。真诚,不绕弯子,看着你的时候眼神亮晶晶。有时候会凸显一种可爱的“莽撞”。

但类似这样未曾见识过的差异,也并没有让我觉得世界就是非黑即白的。 我们只是需要碰撞到足够多的东西,将他们内化。就总能学会从A面看到B面,甚至C面,去感受这些不同里蕴含的真正原因,这也成为了框架的“基底“。


在观察到一些“基底“后,又想要改变,怎样去正确地“暗示”自己呢?举一个小例子:

没事的时候就把人生镜头拉远一点。

由于日复一日地工作和生活,很多行为习惯都已经不需要思考了。碰到一点强力占用注意力资源都事情,就容易搞“特写镜头”。感觉好像整个人生都在这里了,这一关过不去,这个人生也不要继续了。

其实不会的。
人生怎样都会继续。

把镜头拉远你会突然发现,这只是生活众多场景中的一个,甚至在你的生命里相似地存在过。

每次碰到过不去的关卡,就想想,两年之后,这还重要吗。你觉得,可能不知道会就忘在脑后哪里去了。

你突然地就释然了。

当然,这只是指的在“不可抗力因素“下所作的战略性调整。如果是明明付出一段努力就可以扭转战机的话,不去做的话就真的可能会在两年后后悔了。


“叙事框架”也可以被大白话描述:一个人通过给自己讲故事的方式来指导自身的行动。这个故事里的所有设定/角色/规则/条件的演化,都是你所有经历的累积和反刍。

假使人一直沉浸在旧有的“叙事框架”里,ta甚至会用一些旁人看起来无法理解的行为去使得自己逻辑自洽。甚至这种行为是有损ta的利益的。

如果不用哲学性思维来看,你也可以在佛法里找到它的影子,即“我执”。

小时候老人常灌输“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。但当时移势易,政策改变,语文和英语有一样的权重,坚守老规则或无法转变的人吃了亏。

人经常谈论感情,说不要过多地爱别人,要爱自己。其实爱别人就是在爱自己,是爱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执念,是在爱期望对方所给的反馈,是在爱某种能满足自己所需的“要求“。甚至在这种要求下,作出很多有损自己,甚至对方的行为。

打破这些容易令自己“受伤” 的行为,无非就是把思维打得更开一点。今天只看到一个点,过一年看到一个整圆,再过几年,能看到一个球状体。所谓的 “Open Mind“,可以包容和接受所有,但只决策自己认为对的。


我喜欢把“Narrative Frame“ 比作一条红鳟鱼。

就是你在人生这条长河里,不一定能等得来它。

其实很多人25岁后,包括我自己也会,在这个阶段后的人生观已经很难被撼动了,除非不停地对每一件事敏感起来,否则就是会被惯性思维带着走,带着成长,不管是好是坏。

从现在开始在意生活里让你有一点不舒适的小事的原因,留住这些情绪,问问看到底是为什么;

开始注意频现在你眼前的相似的内容,可能是一张图,可能是一句话,一本书。比如,诶,我又看到了这本书的话题讨论,但是我好像记得上回朋友和我提到过,而我又正好有读书券可以再读一本,那么就是你读这本书的缘分到了。

二十多岁的”惯性力量“已经可以足够好地,支撑我们的日常生活了。

我们所要做的只是“发现”和“反思”,这样才可能达到“推翻”和“重构“的目的。





See ★往期分享选读:

♥的印记
“哈利波特体验园向你发送了一份入园邀请” | 即使没有情怀,也同样可以很嗨
热气球升空这样的万人「刻奇」大会 | 布里斯托尔的冷与暖
这里有一条叫春田花花的路 | Springfield Road
城市是永不关门的艺术馆 | Memories in Kitty's Coffe,Nottingham
慢行爱丁堡 | 可能是最随意的一次旅行了,可旅行就该是这个样子吧

♥的思绪
现代男性女性最大的两个焦虑点 | 而年轻的你,为什么该选难走的路
那些准备订婚(同居)的情侣 | 请务必玩过Florence再下决定
“温柔是什么?” 是一种用筷子夹豆腐的感觉  |  那些温柔的人儿都是怎样的?
可能是关于亲密关系最全的鸡汤了
命中的命中,越美丽的东西真越不可碰?| 那些爱情的千百种样子

♥的声音
如何在孤独与干扰间找到一个迷人的平衡点 | 学习疑问自查 跨领域运用 杂谈
“非如此不可吗?非如此不可。” | 童年逆境体验是怎样困扰一生的?
依恋类型 | 安全 痴迷 疏离 恐惧
手嶌葵 | 让情绪进入旋律
心享 | 忽然的低落怎么应对?



陪伴你在「思考的八分钟」

每周为你推送最深省入心的小思绪

识别二维码

关注艾瑞斯de羊羊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